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中心 > 焦点推荐 > 正文

轰鸣 | 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下的争鸣之音

2021-08-31 11:37:37 来源:

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波澜壮阔。

随着产业政策的落地、制造链路的完善、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提升,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第一阶段初战告捷。2020年,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世界总量44%,一时间市场共识凝聚——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决胜的关键载体,与之相关的车联网、智能化、电动化均形成了新的产业链集群。

这也让更多跃跃欲试的新造车势力,准备入场拼杀。

作为国内车市的“晴雨表”——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(以下简称:成都国际车展)在 8 月 29 日-9 月 7 日举办,本届展会以“潮动蓉城·乐驾不凡”为主题,相较于去年车展,规模扩大、新车发布增多、跨界合作凸显。这届车展上,超过16家 “造车新势力”和传统车企下的新能源品牌将首次大规模集结成都,并且有多款新车型发布。与此同时, 各大互联网公司看到了和传统汽车结合的无限可能,跨界合作成为新常态,车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,共同打造智能化出行方案的案例在成都国际车展上频频可见。

伴着愈加响彻的的轰鸣声,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到了变革的第二阶段,同时也遇到新的问题。既有的用户沟通与商业模式是否还适用?激烈的竞争中品牌当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?新能源汽车如何利用数字化渠道实现品牌与销量的双增长?

关于这些问题,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局内人们会如何应对和回答?在成都国际车展期间,巨量引擎联合第一财经发布《轰鸣·对话新能源》巨量引擎首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话访谈片,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入交流,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变革之力。

\

抖音搜索:#轰鸣对话新能源,查看完整版视频

蔚来:直面用户,建立共同成长的用户社区

传统商业模式下,汽车企业大多通过经销商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,而新能源汽车品牌直面用户、提升用户体验逐渐成为行业潮流。对于蔚来品牌而言,希望能更多倾听用户的声音,于是他们依托先进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,积极创建与用户共同成长的社区,并通过技术、服务、组织方式的不断创新,持续创造新的领先点,进一步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。

\

\

天际:寻求差异,抓住品牌与制造的核心竞争力

日益密切的用户关系下,新能源汽车不仅要与同类产品竞争市场,还要同燃油车争取整个大盘的用户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找到品牌差异化的优势,对新能源品牌而言至关重要。天际汽车对此提出的策略是,将汽车打造成消费者的第三生活空间,让汽车成为用户生活延展的一部分,通过掌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把技术和品质的管控水平做到极致。

\

\

极狐:突破边界,与华为开放合作

新能源品牌积极谋求差异化竞争时,传统车企也在寻求自我变革。极狐汽车正是承载了母公司转型、求新希望的新能源汽车代表品牌。行业变革背景下,极狐汽车大胆开放边界,积极推动自身与科技产业全方位、多维度的融合,不仅向市场与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——一部世界级的好车,还促进了两个产业体系能力的提升。

\

\

\

R汽车:开拓年轻世代,与用户共生共创

年轻一代是各类企业都力图开拓的消费群体。随着年轻用户在思考上更加独立以及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加强,上汽集团旗下的R汽车,对于吸引年轻消费群体,有了自己的深入思考,它通过以用户为中心,在和用户一起共生共创中,吸引到了各类企业所青睐的年轻群体。

\

\

巨量引擎:助力新能源汽车打通数字营销链路

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上,新形态的营销方法层出不穷。品效种草、用户经营、数字为链,而这些趋势的背后,巨量引擎正在探索一整套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进阶方法论。

一方面在营销链路上,巨量引擎不断精进效率,使得广告可覆盖的场景更多元,更贴近真实购车意向的人群,助力成交短链化。同时,汽车企业与巨量引擎在合作中,以技术和数据科学为驱动,通过深度的数据共建,在品效协同、多触点组合、广告序列化、效果度量等领域实现突破,让营销可量化、可诊断、可优化。

另一方面,众多汽车企业也在与巨量引擎一起建设自己的数字化营销管理体系,巨量引擎提供了完整的增长方法、实用工具和技术能力,让汽车企业可以将数字化从营销拓展到研发、生产、车联网等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场景中,打造自己的技术增长引擎。

从内燃机到电池电机,汽车行业变革的轰鸣已经隆隆作响,以新旧引擎转化为切入口,商业模式、用户关系、管理体系、消费群体的全面革新,将成为决定未来万亿级市场胜负的关键。新能源汽车浪潮下,无数汽车品牌的率先变革和突破,将推动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,奏响新时代的轰鸣声。

关键字:
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时代焦点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时代营销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;新闻纠错: tz@shidainews.com
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