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鱼概况:
刀鱼,学名长颌鲚(Coilia ectenes Jordan),又称刀鲚,毛鲚,是一种洄游鱼类,与河豚、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之一。
刀鱼名片:
中文学名: 长颌鲚
拉丁学名: Coilia ecetenes Jordan
别称: 刀鲚 二名法: Coilia ecetenes
界: 动物界
门: 脊索动物门
纲: 硬骨鱼纲
目: 鲱形目
科: 鳀科
属: 鲚属
种: 长颌鲚
相关近闻:
325克重长江"刀鱼王"在江苏张家港拍出59000元(图)
其它信息:
拉丁学名:Coilia ectenes
俗称:刀鱼,刀鲚,毛花鱼,野毛鱼,凤尾鱼。
英文名:Estuarine tapertail anchovy
刀鱼学名“刀鲚”,属洄游鱼类。
每当春季,刀鱼成群溯江而上,形成鱼汛。农谚有“春潮迷雾出刀鱼”,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。刀鱼体形狭长侧薄,颇似尖刀,银白色,肉质细嫩,但多细毛状骨刺。肉味鲜美,肥而不腻,兼有微香。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:“肩耸乍惊雷,腮红新出水,以姜桂椒,末熟香浮鼻。”刀鱼是镇江、靖江、江阴、张家港主要水产品之一,境内长江水域均可捕获。前期刀鱼雄性多,体大,脂肪多;后期雌性居多,体小,脂肪少。“清明”后,刀鱼肉质变老,俗称“老刀”。刀鱼和鲥鱼、河豚和鮰鱼一起被誉为“长江四鲜”。很奇特的是,此“长江四鲜”回流过上游镇江流域,下游过南通天生港开始,其口味就会奇异变化,身价大跌,虽说是共饮一江水,但是地道长江流域喜好江鲜食客不难分别出该鱼出水流域!
吃刀鱼对人的好处
鱼肉富含丰富蛋白质,可以帮助幼儿生长发育。生病或身体有伤口时,吃鱼可以帮助恢复及愈合;鱼肉中EPA及DHA可降低血脂质,免于心脏病威胁。鱼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D,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。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维生素B6、B12、烟碱酸及生物素、矿物质。
饮食宜忌
【性味】性温,味甘。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补气虚,健脾胃。
宜:体弱气虚,营养不良者宜食;儿童宜食。
忌:湿热内盛,或患有疥疮瘙痒者忌食;病人忌食。
刀鱼不是凤尾鱼
1994年第9期《中国食古凸》上所刊《长江刀鱼》一文中,说“刀鱼还有一个文雅的名称为‘风尾鱼’,也有通俗称为‘烤于鱼’的”。这个说法,把“刀鱼”和“凤尾龟”混为一谈,是不对的。“凤尾鱼”是“凤鲢”,学名COiliamystus,鱼纲跟科,体氏而侧扁,向尾端逐渐变细。
长江刀鱼面临灭顶之灾 刀鱼 现在市面上的刀鱼,大多是“湖刀”、“海刀”和“河刀”,虽然都是刀鱼,但其口感和品质远不能与长江刀鱼相比。无奈的是,长江刀鱼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。
黄河刀鱼
黄河刀鱼,又名刀蛴或毛刀鱼,因它总是逆流而上,故而又称倒鱼。形似单面尖刀,背厚腹薄,体侧扁,尾延长,吻短而圆突,细鳞小肚,全身呈银白色,系回游性鱼种,体长为20厘米~40厘米,肚脊宽约6厘米,厚约2厘米,体长为体宽的5倍~7倍,为头长的5.8倍~6.5倍。最大的重约250克。此鱼生活于河海交汇处,怀卵量2万~1 0万,每年春季产浮性卵,当年孵化后的幼鱼3年成熟。每年农历三月中旬,成群结队的刀鱼,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,逆流而上,经东营市境内游到东平湖去产卵、孵化。等卵孵化为幼鱼后,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,在渤海生长和越冬。刀鱼经过这种回游往返,两三年才能长成成鱼。这种鱼性情激昂,游如飞梭,离水即死,可谓“贵而难得”。由于刀鱼在回游途中摄食较少,体力消耗却很大,所以只有在黄河下游补充食物后才最肥。这就是东营的黄河刀鱼为什么名扬天下的原因吧。刀鱼越往上游,不但逐渐消瘦,而且鱼刺也越变越硬,直至又回到东平湖,便产卵繁殖,如此循环。 黄河刀鱼性甘平,有健脾、益胃、益气养血之功效,是幼儿、老年人和肾病患者的有益补品。常见的吃法是将整鱼洗净,除去内脏,粘一些鸡蛋糊或面糊,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,做成“干炸刀鱼”。黄河刀鱼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资源较多,河口地区年产量在百万斤以上。70年代以后,特别是进入90年代,由于干旱和上中游用水失控,黄河尾闾经常断流,产量逐年锐减。
位于山东省垦利县东端的黄河入海口,由于受渤海和黄河的双重关照,水产资源极为丰富。这里常年流入大量的黄河淡水,海水含氮量高,有机质多,饵料充足,加上盐度季节性变化大,浮游生物异常繁盛,从而成为鱼类繁殖、觅饵、生息的良好场所,有“百鱼之乡”的美称。这里主要出产梭鱼、鲅鱼、海马等,而列百鱼之首的则是黄河刀鱼。刀鱼在中国黄海、渤海、东海也时常可见,但黄河支流繁多,沿途汇集了大量的浮游生物,尤其是山东境内东平湖中的麦穗鱼、渤海中的枝角类、轮虫、糠虾及幼鱼等齐集黄河入海口处,成为黄河刀鱼的主要饵料,使它与其他地区的刀鱼比起来,大而肥,鲜而纯。
黄河刀鱼多油,脂肪丰富,肉质细嫩、多刺,熟后鲜味奇佳,浓香异常,是上等的名菜佳肴。并且具有强心补肾,舒筋活血、消炎化痰、清脑止泻、消除疲劳、提精养神之功能,可治疗和防止多种疾病,谓之“天下一绝”。山东的东平湖是黄河刀鱼的主要产卵地。这里,鱼虾众多,浮游生物丰富,自然成了黄河刀鱼的天然繁育基地。黄河刀鱼每年都在东平湖产卵、孵化,顺黄河入海,在黄河口附近水域生活。黄河水中的麦穗鱼及浮游生物汇集在入海口处,为黄河刀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饵料。每年3月底,长大育肥的成鱼便由其生长地———黄河口,又进入黄河,逆流而上,向东平湖洄游。
黄河刀鱼肉质细嫩,鲜味奇特,浓香异常,既有海产品那样的鲜味,又有黄河鱼类特有的香味,无论是烹炸煎炒都可以做成美味佳肴,当地传统的用小葱鲜韭炒的黄河刀鱼,更是浓香可口,醋烹刀鱼色味俱佳,既可冷吃,也可热食,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拿手菜。(源自:时代焦点)